学校精神与学校文化力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0-06-29浏览次数:352

学校文化力,核心竞争力的基石
    
     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并不在于文化形式本身,而是在于努力提升学校文化力,真正使文化成为展示学校独特形象、凝聚学校成员心志、推动学校创造性发展的巨大能源。学校精神与学校文化力
    
     文化是有力量的。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确实,“文化的力量”已逐渐成为21世纪世界发展的软动力。同样,在教育领域中,“文化的力量”也正成为推动教育进步与发展的动力。“只有优秀的学校文化才能孕育出优秀的学校教育”这一观点,已得到全社会广泛的认同,而学校文化力的构建也日益成为学校核心竞争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文化力”不等同于“学校文化”。学校文化意谓以师生价值观为核心以及承载这些价值观的流动形式和物质形态,主要表现为学校群体所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及其行为方式。学校文化力则是学校文化所产生的“能量”,表现为学校文化对学校群体所有成员所产生的认知力、导向力、凝聚力、整合力、推动力、约束力,以及对社会公众所产生的识别力、辐射力、感染力甚至征服力。学校文化力是学校文化在校内外的力量体现。一所学校,即便是拥有良好的文化元素,也并不等于它就一定拥有良好的文化力。只有学校成员能创造性地、有效地运作学校文化元素,使学校形成了良好的文化力之后,才能够促进学校文化品位的提升和战略目标的达成。
    
     面对教育改革的滚滚浪潮,面对优质教育的不绝呼声,面对教育发展规范化、国际化的世界背景,全面参与社会竞争已经成为各个学校必须面对的现实。在资金、生源、师资等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同样也要遵循优胜劣汰的市场经济法则。面对严峻的现实,学校必须要在竞争的洗礼和磨炼中不断提高核心竞争能力,培育和发展自身的核心竞争优势,才能够在形形色色的竞争中稳操胜券,获得支撑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一般而言,学校核心竞争力由教育生产力、学校文化力和教育经营力构成,其中学校文化及其所产生的力量正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基础。这一方面是由于学校核心竞争力的独特性就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鲜明的品牌个性和特色的教育模式,而这正是学校文化力的核心内容和重心所在。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教育的本质就在于“文化育人”,即将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成果,通过显性与隐性的教育途径,再通过师生的积淀、内化,作用于其身体、生理、心理和精神的各个层面,使其获得未来成长和发展以及推动社会进步所需要的素养。而文化育人的关键则在于学校自身的文化建设和文化力的形成。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经过自身努力、外部影响、历史积淀而逐步形成自身的学校文化,这种学校文化主要凝聚在学校所拥有的理念、制度、管理、行为、校风、教风、学风等深厚底蕴之中,能够促进一种良好的教育氛围和综合力量的形成。这种能够为学校和个人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和支持力就是学校文化力。
    
     学校文化是有力量的,而“力”是有能量大小区别的。事实证明,并不是所有的学校文化建设都必然产生预期的、理想的力量。不难发现,许多学校在文化建设中都存在着趋同流俗的现象,千校一面、千人一腔,缺乏个性。许多学校只是一味地追求校舍的豪华、规模的膨胀,一谈到办学宗旨就必称“以人为本”,说到培养目标则一定离不开“四有新人”,提起校风更是清一色的勤奋、严谨、求实、创新。所有这些都很重要,但这种文化建设的盲目跟风、一味附和,必然造成学校的个性难以体现,学校特征难以为社会大众所识别和认同,学校文化难以起到感染、震撼和激励师生的作用,学校更无法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因此,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并不在于文化形式本身,而是在于努力提升学校文化力,真正使文化成为展示学校独特形象、凝聚学校成员心志、推动学校创造性发展的巨大能源。而学校文化力的提升,不仅仅表现为学校外在环境文化、表层行为文化以及底层制度文化的不断完善,更重要的则是意味着学校深层精神文化的凝练、形成和培育。
    
     学校精神,学校文化力的灵魂
    
     一所誉满社会的名校是靠精神站立的。靠精神站立起来的教育充满力量,力量深入骨髓。当精神站立起来时,所有的努力都变成自觉、自动和自发。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每个人都倾其所能,倾其所力。
    
     如果把和谐学校比作一棵参天大树,那么,优美和谐的环境和完善的硬件设施就是这棵大树的繁枝密叶,良好的行为文化是树的枝干,全面和规范的制度是树的茎脉,丰富的校园文化是树的深根,而学校精神则毋庸置疑是大树的灵魂所在。
    
     学校精神是一所学校的整体精神面貌,是学校群体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淀起来的、共同的心理和行为中体现出来的理念、价值体系、群体心理特征及精神价值传统。它构成了学校文化的内核,决定着学校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态度,决定着学校的校风、学风和教风,归根到底决定并制约着学校文化系统的取向和性质。这种精神是学校办学传统与办学经验的文化积淀,它植根于其悠久的历史进程与深厚的校园文化内涵之上,是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一种群体意识,是学校的一种“教育场”,是学校的“精、气、神”。它赋予学校特有的个性魅力,是学校群体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的“核动力”。
    
     一所学校如果没有精神,就会变成一个毫无生命的楼房和建筑物的集合。相反,当人们走进一所具有鲜明精神特色的学校,一定会处处感受到这种精神的存在。从学校的建筑、布局到校长、教职工和学生的一言一行,再到学校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人们会明显感到凝聚着一种精神力量,那是一种精神魅力,是一种激涌着、富有生命力、令人感动、奔腾激越的学校精神所创设出的氛围。这种精神犹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能以最深刻、最微妙的方式进入师生的心灵深处并产生深远的影响,能唤醒、激发师生崇高的情感和强烈的进取心,成为师生员工心理和行为的强大内驱力,对他们道德与价值观的确立、行为方式的选择、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形成以及个性社会化的发展都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学校精神,说到底就是一种团队精神。学校精神一旦形成,就会像一面迎风招展的旗帜,展示出强大的内聚力,它能够把学校所有成员都团结在这面精神的旗帜下,真正发挥鼓舞士气、凝聚师生力量的作用;它能使群体的每个成员产生一种精神的认同感和归宿感,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齐心协力,服从群体,服从大局;它能使学校每个成员都产生强烈的义务感和责任感,具有主人翁意识和荣誉感,觉得自己的进退荣辱与群体息息相关,整个群体成员互帮互学,共同进步。因此,一个具有良好学校精神的学校,校风就是无声的命令,随时随地把师生集合在自己的旗帜下,团结战斗,出色地完成群体交给的各项教育、教学任务和学习任务。
    
     学校精神具有强大的熏陶功能。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说,熏染和督促两种力量比较起来,尤其是熏染更为重要。俗语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为什么一届又一届不同时代、不同经历、不同个性的学生,都能从本校的学校精神、校风教风中受到陶冶和启迪,甚至终生受益,铭志不忘呢?其重要原因就在于学校精神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力。一个学校的校风决定了该校群体的心理定势,群体中的多数成员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一致的态度、共同的行为方式,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对个体的心理和精神领域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不是立竿见影、一蹴而就的,而是隐性的、长效的、综合的,常常是“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学校教育的真正价值就在于通过这种熏陶和感染,引领学生获取感受、体验情感、理解观点、生成智慧、积淀文化,最终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因此,学校教育的过程,也就是充分发挥学校精神,为师生的精神生命铺垫底子的过程。
    
     一所精神爽、风气正的学校,还犹如一座春风化雨的熔炉。一个学校如果有井然有序的教学环境,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风校纪,优美整洁、文明礼貌的校园环境,严谨刻苦、锲而不舍、孜孜不倦的心理环境,对教师和学生的成长进步,无疑会产生有力的群体促进效应,而这种软性的、无形的促进作用,是学校各项硬性规章制度所无法企及的。因为规章制度强调的多是消极抑制的方面,所要做的多是“抑恶”;而学校精神的促进作用,则会使师生产生积极向上的力量,更多的是在“扬善”,会形成对学校所有成员具有巨大感染力的积极心理气氛,对一切与学校精神相反的错误倾向、心理与行为问题,具有无形而实在的抵制作用。
    
     一言以蔽之,一所誉满社会的名校是靠精神站立的。靠精神站立起来的教育充满力量,力量深入骨髓。当精神站立起来时,所有的努力都变成自觉、自动和自发。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每个人都倾其所能,倾其所力。这样的努力中充满奋斗的激情,充满体恤的关爱,也充满人性的光辉。有了这样的精神作为支撑,教育质量、学校声誉、社会评价,一切尽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中突破。这里有一种魔力,一种能够让教师工作到腰酸背痛,但心里却不感疲惫的魔力;一种能够让学生“不待扬鞭自奋蹄”,从一个辉煌走向另一个辉煌而永不停止的魔力!
    
     知根植根育根,紧握学校精神之根
    
     学校精神,是学校品格的凝练和神韵的描述,是教育目标的诠释和教育内涵的解读,更是校风建设的核心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学校精神能极大地影响师生的价值选择、人格塑造、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
    
    
     学校精神,是学校品格的凝练和神韵的描述,是教育目标的诠释和教育内涵的解读,更是校风建设的核心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学校精神的内涵应当包括“六观”,即理想观、能力观、人格观、人际观、道德观以及思维观。它能极大地影响师生的价值选择、人格塑造、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
    
     学校精神包括爱国爱民、爱家爱校的理想观。一个人只有爱家、爱校,才能进一步升华至爱民、爱国;每个人都要从爱自己、爱身边的每一个人开始,培养自己的爱国之心;胸怀祖国之志,才能践行报国之愿。这不仅是一种政治理想,也是个人理想系统中的最高层次,它决定并形成了学校所有成员的核心价值体系和信念体系。有了这个思想基础,学校师生才会树立远大的理想,才能热情奔放、创劲十足,才能有勇气克服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难,也才会时时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行,维护国家、人民、学校、家庭和自己的荣誉,真正践行爱国如爱家乡,爱民如爱父母,爱家如爱身体,爱校如爱家。
    
     学校精神意谓开拓进取、创造创新的能力观。这种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是广大师生员工努力教学、勤奋学习、积极工作,以及培养开放意识、艰苦奋斗精神和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所必不可少的心理力量,也是一个人成才、成功的必由之路。开拓进取品质和创造创新能力的培养,既是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对学校提出的要求,也是学校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开拓进取的品质,来源于高尚的追求,即要将自己的理想追求和国家、人民、社会的需要联系在一起,而探索、创造和创新,则是开拓进取的推动力。因此,学校要倡导教师对真理的不懈探求,鼓励学生好奇心和兴趣的发展,鼓励全体师生以积极进取的开拓精神,去求知,去探索,去创造。
    
     勤奋刻苦、严谨求实的人格观也是学校精神的主要内涵。勤奋刻苦是一种非智力因素,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范畴,它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优良传统。从古之车胤囊萤、孙康映雪,到今天发愤图强、为中华之崛起而学习。古今中外无数伟人的生动事例无不清晰地昭示我们:一丝不苟地治学处事,尊重真理,坚持真理,不慕虚名,不尚空谈,踏踏实实,实事求是,再加上超常的毅力、耐性和不计代价的投入,是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学校教育要用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励师生,点燃他们心中的精神明灯;要用不畏艰难、不畏权贵的精神气魄感染学生,鼓舞他们克服困难、顽强拼搏,直至取得最后的胜利。
    
     团结协作、关爱互携的人际观同样是学校精神的重要内容。学校是一个团结奋进的集体,校长、教师、职工、学生等各个环节环环相扣,一环不可或缺。“一个好汉三个帮”,“红花还需绿叶扶”,唯有群体凝聚成一个坚强的整体,才能充分发挥群体的整合力量,使生活在群体中的每个成员,都体会到群体的温暖和力量,人际关系融洽,在互帮互学的心理氛围中共同提高。要通过教育、管理、引导、激励等手段形成内聚力,让所有人都发自内心地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让学校精神真正转变为学校的一种财富,一个团队具备了这种财富就能齐心协力,实现团队效益的最大化。
    
     遵纪守法、文明待人的道德观是学校精神的又一内涵。学校文化的内涵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与时俱进,但学校精神的内核――“立德”树人却永远不会变。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希望必须倚赖于社会的法治以及个人的道德,而个人的道德是我们整个世界永远的良知。因此,“立德”必然成为教育永恒的主题。文明守法、尊师爱生、尊老携幼、勤俭节约、注重公德、爱护公物、文明礼貌是现代人的基本要求,学校应坚持“不逐分数第一,育人人格至上”的理念,坚持将“立德”作为所有学校工作和文化建设的核心,使学校成为敦立品德的熔炉,将师生的日常行为规范落到实处,同时也为树立文明的校风奠定基础,这样才能面对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等带来的新挑战,才可实现学校教育可持续发展。
    
     学校精神还包括民主意识、学术自由的思维观。学校离开了民主、自由和宽容,学术和学问就不可能得到存在和发展。因为学术和学问总是在交流、沟通、碰撞甚至试误中进步的,倘若不能容忍多样性,不能容忍错误,也就等于拒绝真理。从历史上看,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时倡导“兼容并包”的治校理念,给当时的北大和新文化运动带来了生机勃勃的学术空气和民主空气,造就了北大世纪的辉煌,也为新思想、新学科、新一代人的成长铺就了丰厚的温床。因此,民主治校、民主建校、民主管校、学术自由、心理优化有了更为充分的保证。在这样的基础上构建起来的学校精神必将充满张力,对内能聚合人心、塑造人格,对外能彰显校誉、铸造校品。
    
     打造学校精神,提升学校文化力
    
     如何将学校的文化碎片上升为文化的整体并积淀成为文化底蕴,进而锻造成一种独特的学校精神,是学校走特色办学之路、全力打造学校品牌形象的关键。
    
     和谐校园要有千姿百态、意蕴丰赡的学校文化。和谐的学校文化是一种巨大的无声力量,是优秀的隐性教育课程,师生正是在学校和谐文化的熏陶中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念,形成自己内在的良好素质,形成自己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因此,如何将学校的文化碎片上升为文化的整体并积淀成为文化底蕴,进而锻造成一种独特的学校精神,是学校走特色办学之路、全力打造学校品牌形象的关键。
    
     要以教风建设为突破口。学校的发展,教师是根本。教师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又是学校文化发展的动力。教师不发展,学生就没有发展,学校也不可能有发展。有名师,而后才能有名校。诚如开创清华大学“黄金时代”的梅贻琦校长所言,教师是一所学校最宝贵的财富,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人文环境、平和的生活气息、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健康丰富的资质素养,都是促进学生茁壮成长、健康发展所必须的土壤。“学当为师,行堪为范。”很大程度上,学风取决于教风,所谓严师才能出高徒。好的教风滋生刻苦勤奋、脚踏实地、上进求真的良好学风;不良教风则惯纵助长得过且过、不求上进、浮躁放纵的坏的学习风气。有教师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情融入教育,学生才能总是保持旺盛的学习干劲,刻苦主动,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风气。
    
     积极发挥学生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主体,任何一种学校精神文化产品的传授、改造或创造,都离不开主体所发挥的作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离开了学生的活动,学校的精神文化产品不仅会失去其创造性、继承性,而且原有的精神文化传统也将不再具有生命与活力。学校文化建设是否有成效,不仅要看它对学生的影响程度,更要看学生参与建设的程度。因此,学校文化建设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与创造潜能,变被动地接受知识为主动地运用知识、发现知识和创造知识,从而确保学校文化建设落到实处,并成为学校中每个学生的自觉行动,实现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所说的“文化自觉”。充分发挥广大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潜能,是建设健康向上的学校文化的希望所在。为此,教育活动应当坚持动机、过程、效果的统一,不单纯以结果的愉悦为教育的最高追求,要高度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体验,使学生保持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乐观向上的心态,从而形成学生持续发展的心理动因,并通过过程的积淀最终形成良好的基础素质。
    
     要充分发挥学校管理者的关键作用。大量事实证明,培养良好的校风和学校精神,领导是关键。学校管理者承担着推进学校和谐文化建设的重任,因此,学校管理者应当把握打造学校精神的途径。管理者要明理,树立正确的理念,设计明确的愿景,概理清晰的思路,要保持自身显性理念与隐性理念的一致;管理者要动情,要有对事业的热情,对师生的深情,对家长的真情;管理者还要得法,要实现原则坚定性与方法灵活性的统一,事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统一,突出重点与整体优化的统一,以追求实现和谐的教育图景――环境怡情,教学养性,氛围育心。管理者更要平易近人,努力营造一种宽松、宽容、富有活力的教育气氛和校园文化氛围,使教育与管理浑然一体,实现师生之间的和谐互动,干群之间的和谐互敬,教师之间的和谐互学,学生之间的和谐互助。
    
     要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立体化教育网络。在学校精神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学校教育是主体,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家庭教育则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和依托,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相互沟通、协调同步,才能发挥最佳整体效益。以社会教育的文化环境而言,整顿清理文化市场,提供丰富健康的精神营养品,兴建健康有益的青少年活动场所,使社会主流文化和学校文化相吻合,促进社会文化对学校精神的影响力。与此同时,以学校为阵地,举办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家长学校和家长委员会等,加强学校和家庭的联系沟通,形成一股教育的合力。由学校组织,邀请宣传、司法、公安、文化、劳动、人事、科技、团队、妇联和有关学术团体及专家,组成一个学校、社会、家庭的协调机构,发挥群体优势,建设一支骨干队伍,共同为良好学校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添砖加瓦。
    
     毫无疑问,学校精神是学校文化的“结晶体”,也是学校文化力的“核原料”。然而,学校精神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需要精心的培育、长期的积淀,并与时俱进。这是一个艰难的孕育过程,需要一代人、几代人甚至更多代人的共同努力和奋斗。这种学校精神和文化力一旦孕育成熟,将是一笔不可估量的财富,它将形成学校的性格,代表学校的气质,提升学校的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同时。它将深深地烙印在从学校走出的每个学子的成长轨迹及其心中,无论他们走到哪里,都会在他们不经意的言行举止中得到辨认。教师、学子可以离开校园,但永远离不去的,是学校精神;永远忘不掉的,是学校文化;永远发挥作用的,是学校文化力!

{作者:俞国良  来自:中国教育报 2008年05月06日  编辑:宣传部理论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