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全党的一项中心工作,也是教育系统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政治任务。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第一次鲜明地把文化传承创新作为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明确提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六中全会描绘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在这其中,作为保存、传承、传播和创造先进文化的重要场所,大学承担着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 当前,以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发挥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功能,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应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坚定地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我们应自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等教育全过程,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师生,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师生,用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教育引导师生。要全面深入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扎实推进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要不断总结和凝练大学教师和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努力营造求真务实的学术氛围和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 要充分发挥高校在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应有作用。重点是要积极主动地参与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构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结构合理、协调发展的重点研究基地体系,力争产生一批具有国家水准、世界影响、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优秀成果。高校作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力量,要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方面发挥更多更大的作用。 要积极主动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人才保障。高等学校要在国家政策鼓励和扶持下优化专业结构,与文化企事业单位共建培养基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文化类相关专业建设,认真组织实施文化人才计划,输送一批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优秀文化人才。要使高校在培养造就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过程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要拓展渠道为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服务。教育要积极参与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积极推动教育系统文化企业加快改革,推动实施文化走出去工程和建立文化交流机制,鼓励高校合作建立海外中国学术研究中心,支持高校办好若干所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实施一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实施“留学中国计划”,制定孔子学院发展规划,实施国际汉语教材工程,不断丰富文化走出去的新模式。 要切实加强大学自身文化建设。大学文化软实力就是大学的竞争力。要科学确定文化建设的目标、内容、布局、步骤以及资源配置等等,分类分层展开大学文化建设。要丰富载体深入推进对大学精神、办学理念、校训、校风、校歌、学风以及发展战略、人才培养目标、管理理念等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不断加强校史馆、博物馆、图书馆、艺术馆、音乐厅等校内相关场馆建设,把大学的办学优势转化为先进文化传播的优势,力求大学文化建设的特色、质量与品位不断提升,广大师生对大学文化建设的认同感和关注度不断增强。 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没有大学文化的繁荣发展,也就没有高等教育的现代化。我们要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从战略的高度科学谋划大学文化建设工作,确立符合大学发展实际的文化建设目标,拓展大学文化发展繁荣的新境界,开创大学文化建设的新局面,不断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新的贡献! (作者为教育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田玉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