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高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发布者:xcb发布时间:2018-08-28浏览次数:332

近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联合印发《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针对《意见》内容,记者采访了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负责人。

双一流建设如何走好内涵式发展道路

双一流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自2016年启动以来,各地各高校全面积极务实推进,双一流建设呈现出良好态势,为加快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

在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负责人看来,内涵式发展的核心是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主线是服务需求提高质量,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

一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本任务。二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学科布局和高校整体建设上,突出育人为本、质量先行。三是对接需求、服务需求。在服务需求中形成优势、办出特色。四是创新体制机制,探索高校内部办学模式的重构、优化各种办学要素,充分激发各类人才积极性创造性和高校内生动力。该负责人说。

如何培养一流人才

培养多层次多类型的一流人才,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双一流建设的落脚点。该负责人指出,学校整体建设和学科建设,都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能力来开展。

如何通过双一流建设引导高校落实好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本任务?

该负责人表示,一是加强党的领导,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二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改革编制和岗位管理制度,推进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和考核评价制度改革,更加突出教学一线要求。三是强化育人的制度保障,优化人才培养的规模和结构,推进高层次人才供给改革,以培养一流人才作为教学体系、科研体制、人事制度、管理体制等各项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四是突出学科育人功能,强调科教融合产学结合育人、学术实践育人和创新创业教育。五是率先确立建成一流本科教育目标,强化本科教育基础地位,把一流本科教育建设作为双一流建设的基础任务,加快实施六卓越一拔尖人才培养计划2.0,建成一批一流本科专业。

需求是推动建设的源动力。该负责人指出,建设高校要主动对接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完善以社会需求和学术贡献为导向的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同时要推进高层次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不同层次学生的培养结构,适度扩大博士研究生规模,加快发展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有关部门将建立健全高等教育招生计划动态调整机制,实施国家急需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计划,探索研究生招生计划与国家重大科研任务、重点科技创新基地等相衔接的新路径。

如何以学科为基础加快双一流建设

在该司负责人看来,首先,明确学科建设的内涵是人才培养、学术团队、科研创新三位一体,必须突出人才培养、原始创新和影响力的核心任务;其次,尊重学科建设规律、构建体系,强化优势、突出特色,不能把学科特色简单等同于学校特色或中国传统特有的学科特色;再其次,拓展学科育人功能,以学科建设为载体,强化科研育人、实践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最后,强调学科带头人引领作用,注重打造衔接有序、结构合理的高水平人才团队和梯队。

如何促进学科交叉融合?该负责人表示,要以需求为目标,以问题为导向,以科研联合攻关为牵引,依托科技创新平台、研究中心等,整合多学科人才团队资源,组建交叉学科,促进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之间的交叉融合。此外,还要立足学校办学定位和学科发展规律,打破壁垒,促进基础学科、应用学科交叉融合,培植新的学科生长点。

双一流建设成效该怎样评价

“‘双一流建设应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坚持多元综合性评价,以人才培养、创新能力、服务贡献和影响力为核心要素,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综合评价体系。该负责人说,在具体实施上应将定性和定量、主观和客观相结合,学科建设与学校整体建设评价并行,充分考虑不同学校和学科特点,重点考察建设效果与总体方案的符合度、建设方案主要目标的达成度、建设高校及其学科在第三方评价中的表现度。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办法目前还在研究制定当中。

“‘双一流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也是一项系统工程。下一步将积极构建协同推进机制和合力支持建设格局。该负责人介绍,一是将加强横向协同,以高校为主体,聚合地方、部门、行业、产业、社会各主体力量,形成建设合力。二是要加强纵向协同,落实高校建设主体责任和办学自主权,解决建设难点和堵点问题。

来源: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