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中国青年报》以《医心陪伴,这群学生志愿者点亮听障儿童心灯》为题,报道学校医学影像学院以科研助力志愿服务开展的特色做法。
文章报道,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院“超影志愿服务队”以“医者仁心”精神,将科研融入实践,发挥“大思政课”铸魂育人之力,以专业的评估、暖心的陪伴为听障儿童鸣起希望之音,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下一步,医学影像学院将紧紧围绕高素质的应用型影像人才培养目标,依托山东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建设,全面落实全环境立德树人,强化教育教学改革,深度推进科研助力志愿服务,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时代影像人。
新闻链接:
https://zqb1.cyol.com/html/2024-07/09/nw.D110000zgqnb_20240709_2-06.htm
报道原文:
医心陪伴,这群学生志愿者点亮听障儿童心灯
“帮患者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明白了科研的意义。”不久前,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院“超影志愿服务队”的师生来到潍坊聋哑学校,给孩子们进行听力检查,并为他们的听力康复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帮助。
虽然尚未走出校门,但几次志愿服务活动的经历让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院学生党员李天睿对医者责任有了自己的理解。她知道,以平等尊重的姿态与患者交流,并主动了解病患的身体情况是诊疗的基础,出发前,她特意学了几个常用的手语动作,想用这种小朋友们熟悉的交流方式拉近彼此的距离。
在帮小朋友们做问卷调查的时候,李天睿和同学张海默发现一个小男孩默默坐在教室的角落,并不主动与志愿者交谈。李天睿用上了出发前学会的手语“你好”“你几年级了”。小男孩口中发出了几个简单的音,“我二年级”。原来,小男孩在两岁时因病导致失聪,在几年前植入了人工耳蜗,现在正在进行康复训练。师生们通过专业设备仔细检查了小男孩的听力,并与专业医生一道给出了康复建议。等待检查的间隙,张海默则一直在鼓励小男孩多表达“你喜欢看什么动画片?”“你喜欢什么小动物?”小男孩渐渐打开了心扉,主动教志愿者如何用手语表达“谢谢”,笑容也渐渐浮现在脸上。“在康复的过程中,积极的心态特别重要,相信这个小男孩终有一天可以通过人工耳蜗的辅助,流利地与人交流。也希望我们的科学研究的成果能够帮助更多人。”张海默说。
自2021年组织第一次“盲童视觉评估与脑发育促进”志愿服务起,服务视障、听障孩子的志愿活动,师生们已坚持做了3年。该校医学影像学院副院长王晓莉经常和学生们一起来到聋哑学校,“有的听障小朋友会在离别时用手语表达‘欢迎下次再来’,有的小朋友会送给我们自己做的手工作品表示感谢,让人特别感动。我们经常在想,怎么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更好地帮助他们,以践行全环境立德树人。”王晓莉说。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专业师生将“多模态影像评估”带进聋哑学校,“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对多种影像技术的综合应用,提高图像的质量和准确性,更好地帮助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优点是能够尽早地发现疾病,早干预、早治疗。”该校医学影像学院院长董鹏说。
在医学影像学院,不少学生在入校的第一学期,就进入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影像科等实践基地进行见习和志愿服务,他们在学生阶段就了解医学影像诊断、介入放射学、核医学成像技术等,跟着附属医院的医生一起阅片、书写报告、诊断,不断用实践中的收获反哺科研,“医者仁心”这4个字也深深地烙印在每个学生心里。
“影像医生就像是临床医生的‘眼睛’,为疾病的诊断、预后和疗效评估提供客观依据。我们一直在想如何能在科研层面更进一步。”基于实践中的发现,张海默受启发想到了新的研究课题,“听障人和健全人的脑结构是不一样的,如果长期接触不到听觉刺激,脑结构和脑功能将可能发生改变,我们可以通过多模态影像评估观察听障者脑结构、脑功能的变化,为后续的治疗提供依据。”张海默说,“希望我们的科研成果能够帮助这些可爱的听障孩子们。”
该校医学影像学院党总支书记张春燕欣喜地观察到学生们在实践中的成长。“医学永远有未知的领域,科研是一步步点亮未知的地图。我欣慰的是,医学影像学院围绕高素质的应用型影像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山东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建设,实施党建导师与学业导师交叉融合的“双导师”制,学生们切身体会到了医者的使命担当,同时更重要的是学生们明白了科研的意义,不是为了拿到学位,积累学分,而是为了服务社会,帮助更多患者。”
潍坊聋哑学校校长王京强用“一束光”形容这项“专业味”很浓的志愿服务:“我想发自内心地替孩子们表达感谢,这些检查对孩子们今后人工耳蜗的配置提供辅助,志愿者和孩子们的互动,也对孩子们的语言康复和更好地融入社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志愿者像一束束光,照亮了孩子们的心。”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安俐 通讯员 陈晓云 赵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