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强化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学生工作队伍建设,7月20日至22日,学校在济宁曲阜市孔子研究院举办“思政铸魂 文化赋能”2025年暑期学团工作专题研修班。学校专职辅导员及学团工作人员共计90余人参加此次研修。
7月21日上午,学校“思政铸魂”研修基地在孔子研究院揭牌成立。孔子研究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刘续兵与学校副校长李士保分别致辞并共同为基地揭牌。刘续兵表示,近年来孔子研究院持续推进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积极与高校探索铸魂育人有效途径。希望双方以基地设立为契机,开展丰富活动,促进高校思政课堂与传统文化深度融通。李士保指出,下一步要通过落实立德树人、打造具有医学特色的思政育人模式,推动传统文化转化、挖掘儒家德育资源滋养医学人才培养,服务国家文化战略、依托孔子研究院的传播网络讲好中国医学故事等方面,共同助力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开班仪式上,李士保在动员讲话中强调,学校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此次专题研修班是推动学团工作发展、加强育人骨干队伍建设的关键举措。面对新时代学生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学工队伍要具备危机意识,通过持续学习提升解决学生问题的能力。他向参训学员提出要求:一是牢记总书记嘱托,勇扛时代重任,以“六个要”标准为指引,坚守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当好学生成长引路人;二是汲取圣贤智慧,涵养为师品德,立足孔子故里,践行“其身正”“有教无类”育人理念,以高尚师德与爱生情怀走进学生内心;三是聚焦核心职责,打造育人品牌,锚定工作职责,创新方法载体,培育具有山二医特色的学团品牌,提高思政育人辨识度与竞争力,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山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王璐璐以《做时代呼唤的专家型思政工作者》为题,提出“专业素养是立身之本、创新思维是发展之要”的核心观点,明确界定专职辅导员“专家型”“领航员”的双重角色定位,为职业发展指明方向;天津大学教授刘岩以《从现象级职业看高校辅导员作为超级变量的认知升级》为题,分享辅导员作为“超级变量”在学生工作中的实践经验与深刻感悟,为辅导员的职业认知提供全新视角;曲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党委副书记朱伟卫围绕《从危机识别到韧性培养:辅导员心理育人工作的实践逻辑》,通过详实数据系统讲解心理育人工作的具体路径与实施方法,为开展心理育人工作提供实践指导;中国矿业大学资源学院副院长王梦倩以《以谈知心 用话育人——辅导员做好谈心谈话工作的道与术》为题,聚焦谈心谈话的重要性及“三三三”工作法等内容,助力辅导员提升业务能力。
在孔子研究院现场教学过程中,参训学员围绕学团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与培训所学内容深入研讨,在思维碰撞中进一步明确工作思路、强化履职能力。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党委副书记刘刚表示,“通过三天组织周密、内容丰富的研修班学习,既提升了做好学团工作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凝聚起了‘思政铸魂’的学团共同体力量---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共商共建共享共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研究生辅导员杨晨分享道,“此次专题研修班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鲜活注脚,让我深切体会到,面对兼具学术深度与思想锐度的研究生群体,思政工作需在文化传承中创新表达”;国际教育学院辅导员史铮说,“作为一名国际学生辅导员,此次研修不仅使我体会到以文化人的独特魅力,更为国际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新思路、新举措。今后,我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架起沟通桥梁,助力国际学生理解中国理念,讲好中国故事”。
本次研修班课程设置既注重理论深度、实践温度,还强调创新维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是一场传统文化的再学习,又是一场拓宽视野、革新观念、提升综合素养的成长之旅,也是学校在推进学团队伍培训工作朝着专业化、精细化、长效化方向发展进程中的一次重要探索。后续,学校将通过工作案例研讨、学习心得交流等形式,推动学习成果在全校落地生根,在全环境立德树人的道路上深耕细作。